促胃液素(gastrin)又称胃泌素,是一种重要的胃肠激素。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促胃液素主要是一种肽类激素,它有多种分子形式,包括 G - 17(十七肽)、G - 34(三十四肽)等,其中 G - 17 生物活性最强,也是人体内主要发挥生理功能的形式。
二、分泌细胞及部位
促胃液素主要由胃窦部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的 G 细胞分泌。这些 G 细胞属于开放型胃肠内分泌细胞,它们的顶端有微绒毛,可以直接感受胃腔内化学物质的刺激,如胃内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胃酸等成分的变化,进而调节促胃液素的分泌。
三、生理功能
刺激胃酸分泌促胃液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胃壁细胞上的促胃液素受体,刺激胃酸的分泌。它能够促进质子泵(H⁺ - K⁺ - ATP 酶)向胃腔内分泌氢离子,从而使胃酸的分泌量增加。这对于食物的消化,特别是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当我们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时,胃窦部的 G 细胞受到刺激,分泌促胃液素,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胃酸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将其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将其分解为多肽等小分子物质。
展开剩余57% 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促胃液素能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在胃酸的作用下被激活成为胃蛋白酶,从而开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促进胃肠黏膜生长促胃液素对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生长和修复有促进作用。它可以刺激胃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持胃肠黏膜的完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等对胃肠黏膜的自身消化,起到保护胃肠道的作用。
增强胃的运动它能促进胃的蠕动,使胃内容物能够充分混合,加快食物在胃内的消化过程,并促使胃排空。不过,这种促进胃排空的作用相对较弱,而且当十二指肠内的 pH 值降低到一定程度(如胃酸分泌过多,使十二指肠内酸性过强)时,会反馈性地抑制胃的排空,以避免过多酸性食糜过快进入十二指肠,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损伤。
四、分泌调节
促进分泌的因素胃内蛋白质消化产物:当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内被部分消化后,产生的肽和氨基酸等物质是促胃液素分泌的强刺激物。例如,摄入肉类食物后,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分解产生的小分子肽段能够刺激胃窦部的 G 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中有一部分纤维可以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 G 细胞上的受体,促进促胃液素的分泌。比如,在看到或闻到美味食物时,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迷走神经传导到胃窦部,引起促胃液素的分泌增加。
抑制分泌的因素胃酸:当胃内胃酸分泌过多,使胃窦部 pH 值降低到一定程度(如 pH < 1.5)时,胃酸会直接抑制 G 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防止胃酸过度分泌。
生长抑素: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胃肠道的激素,能够抑制促胃液素的分泌。生长抑素主要通过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 G 细胞,从而调节促胃液素的分泌量。
促胃液素在胃肠生理功能的调节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胃泌素瘤等疾病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消化性溃疡等问题。
发布于:上海市下一篇:没有了
